1、【【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学案:第1章】相关DOC文档
第2课时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1能列举我国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区的主要灾害类型。 2掌握我国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主要灾害的成因。(重点) 3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阅读教材P72第1段第4段,完成下列问题。 1环境特点 (1)从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区 本区东部、南部
章末分层突破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对 长江防护林体系“三北”遥感技术生物工程技术 地质灾害的防御 1.(2015广东高考)下图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从地质安全角度考虑,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1了解我国地质灾害的种类和主要特点。 2掌握并理解我国地震灾害的基本特点、时空分布规律。(重难点) 3掌握并理解我国泥石流与滑坡灾害的形成原因以及地域空间的分布规律。(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我国的地震灾害 阅读教材P49P51,完成下列问题。 1特点 (1)分布范围广。 (2)地震频率高,强度大。 (3)地震震源浅,危害大。 2成因 (1)我国位于太平洋
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 1了解有关自然灾害的预防及抗御知识。 2掌握应对洪水灾害及抢救溺水者的方法。(重点) 3掌握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重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面对自然灾害的十字要诀 阅读教材P92P93第4段,完成下列问题: 1学:认真学习有关自然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 2听:经常注意收听国家或地方政府以及主管自然灾害部门发布的自然灾害信息。 3备:根据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情况,做好个人、
第2课时寒潮和台风 1了解我国寒潮的特点、入侵路径和台风的移动路径。 2结合天气系统,理解寒潮和台风的成因。(重点) 3掌握我国寒潮和台风的分布,结合实例分析其危害。(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影响我国的寒潮 阅读教材P42第3段P45活动题,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寒潮是指规模较大、势力较强、温度较低的冷气流侵袭现象。 2多发季节:冬半年。 3特点:寒潮具有降温快、温度低、来势猛、风力强
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1了解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等的人为因素,常见的世界性环境问题及工程活动引起的自然灾害。 2理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增加了自然灾害的频率和程度。(难点) 3学会运用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阅读教材P23P24第2段,完成下列问题。 1生态破坏 原因 人类对自然界实行掠夺性的利用 表现 土壤侵蚀、土地沙化、森林枯竭
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第1课时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1知道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灾害类型及分布。 2掌握我国黄淮海平原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的灾害类型。(重点) 3学会分析我国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主要灾害的成因。(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我国主要灾害的多发区 阅读教材P68P69第4段,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及其灾害类型 灾
第3课时海洋灾害生物灾害 1理解风暴潮、农作物病害、虫害、森林火灾等的成因及危害。(重点) 2掌握常见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的特点。(重点) 3运用地图说明常见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的区域分布。(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海洋灾害 阅读教材P20第2段P21,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及类型: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性激烈变化,而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地带发生的自然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和赤潮等。
章末分层突破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对 上升趋势北美洲地震、滑坡南部非洲洪水、地震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 地震水土流失
章末分层突破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对 洪涝 地震 风暴潮 生物灾害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气象灾害 1.(2015北京高考)下图示意2015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1)(2)题。 (1)“帕姆”()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 D
第四节我国的虫灾与鼠灾 1掌握我国生物灾害发生、流行、成灾的区域差异及形成原因。(重点) 2了解我国害虫的种类,掌握害虫暴发成灾的因素、危害及蝗区分布。(重点) 3了解我国鼠害区的分布以及森林鼠害的类型与危害。(重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我国的虫灾 阅读教材P57P60第2段,完成下列问题。 1主要类型 2蝗虫灾害 (1)概况:蝗虫对我国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危害最严重的飞蝗具有群聚和群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结合实例,学会判断自然灾害。(难点) 3掌握自然灾害的特点。(重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自然灾害的概念 阅读教材P2P4第1段,完成下列问题。 1灾害 (1)概念: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 (2)分类 2自然灾害 (1)概念:是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2)属性 自
章末分层突破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对 洪涝台风地震泥石流鼠灾 气象灾害 1.(2014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
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1了解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2理解和掌握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淮河流域治理工程的主要作用。(重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 阅读教材P76P79第1段,完成下列问题。 1目的:为了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防灾减灾。 2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3措施 (1)颁布和实施了与防灾减灾有关的专门性法律、
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第1课时气象灾害 1理解干旱、洪涝、热带气旋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危害。(重难点) 2运用地图说出主要气象灾害的区域分布。(重难点) 3掌握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重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干旱 阅读教材P9P11活动题,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灾害的分类 (1)划分依据:根据成因和特点。 (2)分类:大体可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 2气象灾害 (1)
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1了解我国自然灾害带的地域分布及相应的灾害类型。 2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重难点) 3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灾害的特点及成因。(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阅读教材P32P33第2行,完成下列问题。 1种类多:以洪涝、干旱和地震的危害最大。 2频率高:主要气象灾害高于世界各国的平均频率。 3分布范围广 分布地区 主要灾害 西北和华北地区 春秋
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 1理解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了解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及其原因。(重点) 3理解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及其原因。(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 阅读教材P64P65思考题,完成下列问题。 1确定自然灾害损失程度 (1)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各种自然灾害的成灾强度日趋严重。 由
第二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 1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知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的作用。(重点) 3能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高新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阅读教材P84P89第3段,完成下列问题。 1遥感技术与减灾 (1)遥感技术在减灾工作中的主要作用:灾害前兆监测
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 1知道我国干旱、洪涝灾害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重点) 2理解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重点) 3学会运用资料分析我国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的成因、时空分布。(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我国的干旱灾害 阅读教材P35P37活动思考题,完成下列问题。 1. 2成因 (1)降水方面 降水量低于平均值。 在季风气候区内,
第2课时地质灾害 1理解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及危害。(重难点) 2掌握主要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重点) 3运用地图说明主要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布。(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地震 阅读教材P15第2段P19第3行,完成下列问题。 1地质灾害概念 由地质动力作用所导致的岩体或土体位移、地面变形以及地质环境恶化,并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或过程。 2地质灾害类型 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