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能力突破训练:必修1】相关DOC文档
必修3第6章第1、2节 1(2013汕尾调研)现在的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人们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A臭氧层破坏B水体污染 C冰川融化D滥伐森林 【答案】A 【解析】臭氧层破坏使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 2(2013汕头一模)在我市南澳岛的某农业示范基地,海虫草等“海水蔬菜”长势良好。这是一些从国外引进的蔬菜品种,以高盐分的海水进行浇灌,所需无机
必修3第2章第2、3节 1(2014惠州三模)如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 A激素B不直接进入细胞就能起作用 B激素A可能是胰岛素等大分子类激素,直接进入细胞内起作用 C某个靶细胞可能同时存在上述两种作用机理 D由上图可知激素只是一种信号分子,启动和调节相应的生理过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激素的作用特点、激素调节机制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图文转换
必修3第2章第1节 1(2013湛江一模)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颤抖。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主要是下丘脑 B该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骨骼肌 C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突触上双向传导 D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经过突触时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答案】C 【解析】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突触上单向传导。 2(2013广州一模)
必修2第2章第1节 1(2014东莞高三上学期末调研)(双选)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初级卵母细胞,含8条染色单体 B乙处在有丝分裂后期,含4个染色体组 C丙表示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丙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 【答案】 BD 【解析】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有关图象的识别及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图象识别能力和理解能力,难
必修3第2章第4节 1(2014珠海联考)如图为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发挥作用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以胞吞形式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B溶酶体与吞噬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C吞噬细胞识别并吞噬细胞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范畴 D以囊泡的形式包裹细菌,避免细菌内有毒物质对细胞造成伤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免疫调节,意在考查考生在识记和理解方面
必修2第3章第2、3、4节 1(2014中山上学期末统考)如图表示某生物的DNA分子结构的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双螺旋结构以及碱基间的氢键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B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以氢键连接 C若左链中的G发生突变,不一定引起该生物性状改变 D对于任意双链DNA而言,(AC)/(TG)K在每条链都成立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
必修3第4章第3、4节 1(2014广州二模)某地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土层 物种数 个体总数 05 cm 11 79 510 cm 4 20 1015 cm 3 13 A表中的信息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B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无关 C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都是消费者 D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地物种丰富度随之下降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
必修2第5章第2节 1(2014广州高三联考)下列关于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 B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异发生在减数分裂 C染色体变异是定向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D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染色体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难
必修1第6章第1节 1.(2014深圳一模)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其剖面如图所示,其中x为NaOH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则()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 Bx的值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 CNaOH扩散的体积为(yx)3 Dy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 【答案】 D 【解析】 本
必修1第2章第1、5节 1(2014梅州一模)下列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耐旱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组成淀粉、乳糖、脱氧核糖的元素种类相同 C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D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答案】B 2(2013汕尾质检)在探索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始终把寻找水作为最关键的环节。水在生
必修3第5章第1节 1(2014深圳二模)图示某海湾大陆架的食物网。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会引起() Aa和b的数量保持J型增长 Bc与d因食物丰富而竞争加剧 Cc、d和e的数量可能大量减少 Db的食性和营养级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信息转换能力,难度中等。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会引起其后各营养级的生物在
必修3第4章第1、2节 1(2013广州一模)下列关实验组合不正确的是() A显微镜直接计数统计微生物数量 B预实验摸索“探究木瓜蛋白酶最适pH”的实验条件 C对比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标志重捕法调查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材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较小。标志重捕法主要用于调查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对于活动能力较弱
必修2第5章第3节 1(2013湛江十校联考) 右图是一家族某种遗传病(基因为H或h)的系谱图,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是() A此系谱中致病基因属于显性,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 B此系谱中致病基因属于隐性,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C2和3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D3的基因型可能是XHXh或Hh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遗传系谱图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由于图中
必修3第5章第2、3节 1(2014中山上学期末统考)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 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 CN5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答案】A
必修1第6章第2、3节 1(2014广州一模)研究发现,一些癌细胞能进入“平衡”阶段,此阶段的癌细胞不易被免疫系统识别,不会恶性增殖,也不会导致机体发病。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这种癌细胞是细胞正常分化的结果 B免疫系统不易清除这种癌细胞 C可以通过癌基因检测的手段来监测细胞是否癌变 D该发现有助于寻找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
必修3第1章第1、2节 1(2014珠海联考)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液体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液体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细胞3的种类最多 AB CD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等,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方面的能力。
必修2第6章第1、2节 1(2015届中山期末)培育原理相同的一组是() A大空椒和抗虫棉 B无子番茄和“番茄马铃薯” C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和青霉素高产菌株 D无子西瓜和八倍体小黑麦 【答案】D 【解析】本题针对不同生物育种方式的原理进行考查,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难度较低。太空椒、青霉素高产菌株都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抗虫棉、高产优质杂交水稻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无子番茄的育种原理是生长素促进
必修1第2章第2节 1(2013汕头教学质量监测)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中,用含35S标记的氨基酸作为原料,则35S存在于图中的() AB CD 【答案】A 【解析】35S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上,题图中处是R基,处是肽键,处连接的是肽键或羧基,处连接的是碳原子。 2(2013四会一模)下图是关于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关于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中肯定含有S B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
必修2第5章第1节 1(2014惠州三模)酵母菌在含乳糖的培养基上生长时,细胞中出现了分解乳糖的酶,将其转移到不含乳糖的培养基上时,这些酶就不存在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缺乏乳糖时,编码乳糖分解酶的基因消失了 B在乳糖的诱导下,酵母菌突变产生了编码乳糖分解酶的基因 C在乳糖的诱导下,酵母菌分解乳糖的酶的基因得到表达 D乳糖可能是乳糖分解酶基因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基
必修2第2章第1节 1(2014东莞高三上学期末调研)(双选)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初级卵母细胞,含8条染色单体 B乙处在有丝分裂后期,含4个染色体组 C丙表示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丙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 【答案】 BD 【解析】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有关图象的识别及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图象识别能力和理解能力,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