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综述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综述(2页珍藏版)》请在维思文库上搜索。
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综述 王珊 中图分类号 D 6 4 8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 0 0 7 1 5 3 9 ( 2 0 0 4 ) 0 4 0 0 7 6 0 2 2 0 0 4 年5 月2 9 日下午,上海市伦理学会召开 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术研讨 会,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吴振标、副会长朱贻庭主 持了会议,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复旦 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教授 二十余人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与会代表就如何加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很多 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观点,现综述如下。 一、正确认识未成年人的特点,加强和改进未 成
2、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未成年人伦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朱贻庭教授提出,为了加强和改 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尝试建立一门 “未成年人伦理学”。未成年人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生 活方式,有自己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话语系统和 心理特点,这也可以称为未成年人“社会”。“未成年 人伦理学”就是要研究未成年人“社会”,只有了解 这个“社会”的特点和特有的伦理关系,把握未成年 人的思想特点,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建 设。不能用成年人的意志去刻意改造、要求未成年 人的“社会”,不能把未成年人的教育成人化。 华东师范大学赵修义教授指出,加强和改进未 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者必须自知无知,对于 未成年人
3、的思想道德教育没有现成的经验。我们面 临着几个前所未有的情况:一是前所未有的中国改 革,二是前所未有的全球化,三是前所未有的信息 技术,四是前所未有的独生子女和核心家庭的存 在。面对这种状况,教育者必须首先思考和回答怎 样才能保障德育的地位,目前德育地位不能保障的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对德育地位的认知与态度 问题,“非不知也,是不为也”;另一个就是整个社会 的运行机制问题,社会把各种压力通过各种渠道层 层地传递到未成年人身上,严重地冲击着德育的地 位,需要调整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7 6 量篷曼交J 稻2 0 0 4 年第4 期 要考虑未成年人的思想品格形成和变化的机制。 复旦大
4、学邱柏生教授指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 都是理性的、合理的,但是这些行为往往结合起来 却成了不合理的、非理性的行为,其中的原因也在 于一个意识的问题。成年人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有自 己的小社会,不给孩子自由活动、自我选择、自我判 断的空间,使现在的孩子缺乏良好的精神食粮,无 法实现自身的个性发展,只能接受成年人设置好的 框框。但成年人自认为对的行为在未成年人特有的 社会里却可能是错误的。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内容的改革和创新 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教授认为,随着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发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一 系列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消费道德教育就 是其中一个新的着力点。对未成年人消费道德
5、的引 导需要贯彻三方面的原则:一是勤俭节约和适度消 费的统一;二是确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道德观 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三是倡导文明健康的消费方 式,培养健全的人格。未成年人的消费道德教育涉 及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 通力合作。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广告和媒体在 消费道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它有着强大 的经济后盾和专业化的队伍,对未成年人的道德观 念产生着巨大影响。广告和媒体在引领未成年人的 消费道德观念时,应该也必须发挥更多的积极作 用,以履行社会赋予的责任。 同济大学邵龙宝教授指出,最好把未成年人的 道德教育定位为人格教育。现代社会中的超前效应 太明显,“两课”教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 建设 研讨会 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