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贸易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国际经济贸易中的法律风险防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贸易中的法律风险防范(34页珍藏版)》请在维思文库上搜索。
1、国际经济贸易中的法律风险防范,国际经济贸易中的风险来自多方面:一、合同签订方面的风险二、付款方式方面的风险三、进口国海关政策问题四、合同履行中的风险五、争议解决方式风险六、仲裁条款常见问题,一、合同签订方面的风险1、没有书面合同;出口订单不代表合同。2、合同主体 (中间商;代理商;外国公司中国代表处) 案例:青岛华硕食品公司VS韩国XX公司案,3、合同语言 案例:海尔物流公司VS锐得物流公司仲裁案4、合同原件;格式合同;传真签约的风险性。 案例:山东晨曦集团VS香港S&J公司仲裁案,二、付款方式方面的风险1、承兑交单;付款赎单;信用证;T/T。2、信用证项软条款问题(如:客检证书)。,三、进口
2、国海关政策问题土耳其、印度海关的一些特殊规定案例:莱芜一成食品公司VS土耳其XX公司案例:临沂富沃德进出口公司VS阿联酋XX公司,四、合同履行中的风险合同履行中的主体变更问题案例:临沂富沃德进出口公司VS印度XX公司,五、争议解决方式风险1、争议解决方式未做约定 风险所在:无所适从2、约定在外国法院诉讼 风险所在:中国法院的承认与执行,3、约定在中国法院诉讼 风险所在:外国法院的承认与执行4、诉讼和仲裁多重约定 案例:厦门樱织服装公司VS日本喜佳思案 “如有纷争,当事人愿意在日本法院或者厦门国际商事仲裁机关审理”。 风险所在:约定无效,5、约定外国仲裁机构仲裁案例:山东山水集团VS西班牙XX公
3、司仲裁案 “本合同的有关争议,双方同意提交伦敦国际仲裁院,依据英国法律在伦敦进行仲裁,仲裁的官方语言为英文,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拘束力”。,风险所在:A、仲裁成本,高额案例:浙江海运集团轮船购买仲裁案B、仲裁语言,不熟练C、仲裁程序,不熟悉D、适用法律,未知因素多案例:银联公司VS日照裕和公司木薯干案E、仲裁结果,不确定因素大案例:浙江海运集团轮船购买仲裁案,结论:在涉外经济贸易领域里,争议解决方式未做约定、约定中国法院/外国法院诉讼、约定外国仲裁,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和弊病。 建议:争议解决方式约定为中国仲裁机构仲裁为最佳选择。,六、仲裁条款常见问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示范仲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经济贸易 中的 法律 风险 防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