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03.1-2009_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47003.1-2009_钢制焊接常压容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7003.1-2009_钢制焊接常压容器(92页珍藏版)》请在维思文库上搜索。
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行 业 标 准 NB/T 47003.12009 部分代替 JB/T 47351997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Steel welded atmospheric pressure vessels 2009-12-01 发布 2010-05-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ICS 23.020.10 J 74 NB/T 47003.12009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3 4 总则 4 5 材料 9 6 基本结构元件 19 7 立式圆筒形容器42 8 矩形容器57 9 制造、检验与验收74 附录 A
2、(资料性附录) 钢材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85 NB/T 47003.12009 II 前 言 JB/T 4735 分为两个部分: JB/T 4735.1: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JB/T 4735.2:固体料仓。 本部分与 JB/T 47351997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修订了碳素钢、低合金钢、铁素体高合金钢的安全系数,将钢材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 的安全系数由 2.5 降为 2.4; 对第 4 章的最小厚度和计算厚度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压力试验中增加气压试验;压力试 验时的应力校核进行了修订; 第 5 章根据钢材标准的变动,相应的增加钢号;增加螺柱、螺母用钢钢号;增加型钢许 用应力;增加焊接材料;
3、将原标准的第 5 章“ 内压圆筒”、第 6 章“ 外压圆筒与外压球壳”、第 7 章“ 封头”、第 8 章“ 平盖”、第 9 章“ 开孔和开孔补强”、第 10 章“ 法兰” 合并为本部分第 6 章“ 基本结 构元件”; 对第 6 章“ 基本结构元件” 中的“ 平盖”、 “ 开孔和开孔补强” 和“ 法兰” 的部分公式进 行了修正;放宽了开孔的范围和直径; 对第 7 章“ 立式圆筒形容器” 的部分公式进行了修正; 对第 8 章“ 矩形容器” 的部分公式进行了修正; 第 9 章增加了矩形容器、气压试验及方法的内容。将气压试验时介质温度修改为应不低 于 5; 撤消原标准第 12 章“ 立式圆筒形储罐”、
4、第 14 章“ 圆筒形料仓”、附录 A“ 材料的补充 规定”、附录 C“ 立式圆筒形储罐的抗震设计”、附录 D“ 带肋拱顶的设计”、附录 E“ 立 式圆筒形储罐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附录 F“ 储罐 T 型接头、角焊接接头试件制备和检 查”、附录 G“ 结构节点详图”、附录 H“ 齐平型清扫孔的开孔和开孔补强”。 本部分的附录 A 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62)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公司大连分公司、
5、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洛阳石化工程公司、中国特 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特种设备检验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福录、张勇、严国华、费继增、夏莉、岳国印、赵建新、王文江、冀峰、 岳彬、姜英明、沈炳余、朱保国、王万磊、李晓明、李世玉、寿比南、王为国、江枫。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 47351997。 NB/T 47003.12009 1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1 范围 1.1 本部分规定了钢制焊接常压容器(以下简称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的要求。 常压卧式容器的设计计算按 JB/T 4731钢制卧式容器的有关规定,其许用应力值可按本部 分 4
6、.6 选取。 1.2 本部分适用的容器范围为: a) 圆筒形容器:设计压力大于0.02MPa,小于 0.1MPa,设计温度范围按钢材允许的使用温 度确定; b) 矩形容器:设计压力为零,设计温度范围按钢材允许的使用温度确定。 1.3 本部分不适用于下列各类容器: a) 直接受火焰加热的容器; b) 受核辐射的容器; c) 盛装毒性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 d) 直接埋入地下的容器; e) 可升降气柜; f) 经常搬运的容器; g) 料仓; h) 几何容积大于 1000m3的立式圆筒形容器; i) 高度大于 10m 且长径比大于 5 的塔式容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
7、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T 699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7002006 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 ISO 630:1995, NEQ) GB/T 7112008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宽钢带 GB 7122000 船体用结构钢 GB 7132008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 GB 9122008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
8、轧薄钢板及钢带(GB 9122008, ISO 4995:2001(E),ISO 4996:1999(E), NEQ) GB/T 9831995 不锈钢焊条 GB/T 985.12008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 NB/T 47003.12009 2 985.12008, ISO 9692-1:2003,MOD) GB/T 985.22008 埋弧焊的推荐坡口(GB/T 985.22008, ISO 9692-2:1998,MOD) GB/T 12202007 不锈钢棒 GB/T 15912008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
9、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30771999 合金结构钢 GB 30872008 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 30872008, ISO 9329-1:1989,NEQ) GB/T 30912008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2008, ISO 559:1991,NEQ) GB/T 3098.1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3098.2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 粗牙螺纹 GB/T 32742007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GB/T 32802007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 4237200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10、GB/T 43342008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GB/T 43342008, ISO 3651-1:1998&ISO 3651-2:1998,MOD) GB/T 4334.62000 不锈钢 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GB/T 51171995 碳钢焊条 GB/T 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 GB/T 52931999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 GB/T 5779.12000 紧固件表面缺陷 螺栓、 螺钉和螺柱 一般要求(GB/T 5779.12000, ISO 6157-1:1988,IDT) GB/T 5779.22000 紧固件表面缺陷 螺母(GB/T 5779.22
11、000, ISO 6157-1:1995,IDT) GB 64792000 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GB6479-2000,ISO9329-2:1997,NEQ) GB/T 8162-2008 结构用无缝钢管 GB/T 8163-2008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T 81652008 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 GB/T 90192001 压力容器公称直径 GB/T 124702003 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 GB 132962007 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 149571994 熔化焊用钢丝 GB/T 149762002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 500092001 建
12、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23619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T 4701 甲型平焊法兰 JB/T 4702 乙型平焊法兰 JB/T 4703 长颈对焊法兰 JB 4708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NB/T 47003.12009 3 JB/T 4709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JB/T 4710 钢制塔式容器 JB/T 4711 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 JB/T 4712.1 容器支座 第 1 部分:鞍式支座 JB/T 4712.2 容器支座 第 2 部分:腿式支座 JB/T 4712.
13、3 容器支座 第 3 部分:耳式支座 JB/T 4712.4 容器支座 第 4 部分:支承式支座 JB/T 4726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 JB/T 4728 压力容器用不锈钢锻件 JB/T 4730.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2 部分:射线检测 JB/T 4730.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3 部分:超声检测 JB/T 4731 钢制卧式容器 JB/T 4733.1 压力容器用爆炸焊接复合板 第 1 部分:不锈钢-钢复合板 JB/T 4733.2 压力容器用爆炸焊接复合板 第 2 部分:镍-钢复合板 JB/T 4733.3 压力容器用爆炸焊接复合板 第 3 部分:钛-钢复合板 JB
14、/T 4733.4 压力容器用爆炸焊接复合板 第 4 部分:铜-钢复合板 JB 4744 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检验 JB/T 4746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 JB/T 4747 压力容器用钢焊条订货技术条件 SY 50361983 承压流体输送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 SY/T 50372000 低压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 SY/T 50381992 普通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缝高频焊钢管 HG 2059220635 铜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 HG 206602000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HG 2151421535 钢制人孔和手孔 HG 2159421604
15、 不锈钢人、手孔 YB/T 50922005 焊接用不锈钢丝 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200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压力 pressure 除注明者外,压力均指表压力。 3.2 工作压力 operating pressure 工作压力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3.3 设计压力 design pressure 设计压力指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其值不低 NB/T 47003.12009 4 于工作压力。 外压容器的设计压力,应取不低于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可能出现在
16、壳壁内外的最大压力差。 3.4 计算压力 calculating pressure 计算压力指在相应的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各部位或元件计算厚度的压力,其值为设计压 力与容器各部位或元件所承受的液柱静压力之和。由两室或两个以上容积室组成的容器,如夹套容 器,确定计算压力时,应考虑各室之间的最大压力差。 3.5 金属温度 metal temperature 金属温度指沿容器元件金属截面的温度平均值。 在任何情况下,元件金属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钢材允许的使用温度。 3.6 设计温度 design temperature 设计温度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设定的元件金属温度,其值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
17、下可 能出现的最高金属温度,对 0以下的金属温度,设计温度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容器设计温度(即标注在容器铭牌上的设计温度)系指壳体的设计温度。 注:对具有多种操作工况的容器,应在图样或相应技术文件中注明各操作工况下相应的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 并按最苛刻的工况设计。 3.7 试验温度 test temperature 试验温度指在压力试验时,容器壳体的金属温度。 4 总则 4.1 通则 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除应符合本部分的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令、法 规和规章。 4.2 容器的范围 本部分的容器范围系指容器壳体及与其连为整体的零部件,且划定在下列范围内: a)
18、 容器与外部管道连接: 1) 焊接连接的第一道环向接头坡口端面; 2) 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端面; 3) 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 4) 专用连接件或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 b) 接管、人孔、手孔等的成型封头、平盖及其紧固件。 c) 容器的支承元件、开孔补强元件及其与壳体的连接焊接接头等。 d) 直接安装在容器上的安全泄放装置。 4.3 资格与职责 4.3.1 容器的设计、制造单位应具备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4.3.2 设计单位应对设计文件(一般包括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样)的正确性、完整性负责。制 NB/T 47003.12009 5 造单位应按照设计图样要求进行容器制造。如需修改原设
19、计,应取得原设计单位的认可。 4.3.3 制造单位的检验部门在容器制造的过程中和完工后,应按本部分规定和设计图样要求, 对容器进行各项具体检验和试验,提出检验报告,并对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4.4 载荷 设计时应考虑以下载荷: a) 设计压力; b) 液柱静压力; c) 容器自重(包括内件和填料等)以及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或试验状态下内装物料(或试压液 体)的重力载荷,以及固体粉、粒料导致的摩擦力等; d) 附属设备及隔热材料、衬里、管道、扶梯、平台等的自重载荷; e) 雪载荷、风载荷及地震载荷; 必要时,还应考虑以下载荷的影响: f) 来自支承、连接管道及其他部件引起的作用力; g)
20、由于热膨胀不同引起的作用力; h) 运输、安装、维修时,容器承受的作用力。 4.5 厚度 4.5.1 厚度附加量 厚度附加量按式(4-1)确定: C=C1+C2 (4-1) 式中: C 厚度附加量,mm; C1 钢板或钢管的厚度负偏差,按相应钢板或钢管标准选取,mm; 当钢材的厚度负偏差不大于 0.25 mm 且不超过名义厚度的 6%时,可取 C1=0; C2 腐蚀裕量,为弥补容器由于腐蚀、机械磨损而导致厚度减薄的附加量,根据容器的工 艺操作要求及所处环境条件确定(除不锈钢外,一般不宜小于 1mm) 。 4.5.2 最小厚度 不包括腐蚀裕量的圆筒最小厚度:对碳素钢及低合金钢为 3 mm;对高合
21、金钢为 2 mm。 4.5.3 计算厚度 计算厚度指按各章公式计算所得到的厚度,需要时,尚应计入其他载荷所需厚度(见 4.4) 。 4.5.4 设计厚度 设计厚度指以计算厚度与最小厚度二者中较大值与腐蚀裕量之和。 4.5.5 名义厚度 名义厚度指设计厚度加上钢材厚度负偏差后,向上圆整至钢材标准规格的厚度,即标注在图样 上的厚度。 当计算厚度小于最小厚度时,其名义厚度可不考虑钢材厚度负偏差。 4.5.6 有效厚度 有效厚度指名义厚度减去腐蚀裕量和钢材厚度负偏差。 4.5.7 容器制造单位应根据制造工艺条件,并考虑板材的实际厚度自行确定加工裕量,以确保 NB/T 47003.12009 6 容器产
22、品各部位的实际厚度不小于该部位的名义厚度减去钢材厚度负偏差。 4.6 许用应力 4.6.1 本部分所用材料的许用应力按第 5 章选取。确定许用应力的依据为:钢材(除螺栓材料 外)按表 4-1,螺栓材料按表 4-2。 表 4-1 钢材许用应力 材 料 许用应力 取下列各值中的最小值,MPa 碳素钢,低合金钢,铁素体高合金钢 m 2.4 R eL 1.5 R t eL 1.5 R 奥氏体高合金钢 eL 1.5 R a t eL 1.5 R 注: m R 钢材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MPa; eL R 钢材标准常温屈服强度,MPa; t eL R 钢材在设计温度下的屈服强度,MPa。 a 当部件允许有微
23、量永久变形时,可适当提高许用应力,但不得超过 0.9t eL R。此规定不适用于法兰或其他 当有微量永久变形就产生泄漏或故障的场合。 表 4-2 螺栓许用应力 材 料 螺栓直径 热处理状态 许用应力,MPa M22 t eL R/2.7 碳素钢 M24M48 热轧、正火 t eL R/2.5 M22 t eL R/3.5 M24M48 t eL R/3.0 低合金钢 马氏体高合金钢 M52 调 质 t eL R/2.7 M22 t eL R/1.6 奥氏体高合金钢 M24M48 固 溶 t eL R/1.5 注: t eL R 钢材在设计温度下的屈服强度,MPa。 4.6.2 设计温度低于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7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