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维思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维思文库

上课如何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学习的四个实用窍门

        开家长会被老师强调最多的话就是:“你家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你家女儿上课总是看窗外”,“你家儿子上课睡觉”等等,现在孩子的学习问题出现了,接下来就要思考怎么样做才能让孩子不再上课思想溜号。怎么样做才能让孩子上课认真听讲,这里先要说明一下孩子们为什么上课不认真的原因。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有的课堂甚至一个两个小时。一名成人在一个小时内都不能保证每分每秒认真不敷衍,就更别说对什么都拥有好奇心的未成年人了。所以上课不认真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学习期间却不能放任不顾这一现象的发展。

        一节课其实也没必要全程认真听课,听课的目的就是把不会的知识变成会的知识。而且很多晦涩难懂的概念还需要有经验的老师细心讲解才能明白弄懂,但是如果老师今天讲解的知识你真的通过预习或者已经完全明白消化了,那么上课不怎么听课也没啥大事。

        而且一名学生一节课也就二十几分钟最佳记忆时间,所以一节课把这段时间安排给需要听懂的地方就可以了。剩下的二十几分钟也是可以适当放松着听课的。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松紧度模式,才能让自己的听课效率提升。

如果全程强迫自己认真不走神,可能听课点效率反而不怎么高。因为大脑长时间紧绷着学习会很疲惫的,疲惫状态下大脑的吸收知识能力就会下降。

所以,上课听课要讲究效率和方法。方法如下:

01听课窍门一:跟着老师讲课松紧度安排自己的听课时间。

        这里的听课时间是有效听课时间,不包括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低效率听课情况。这段时间也就二十多分钟,而且一节课里通常运用在课堂后半段为好。因为每节课开始老师都会进行简单的知识点回顾和非重点知识串讲,而重要的知识点反而放在最后二十几分钟讲解。

        不然很多老师也不会每节课拖堂了,因为老师讲到最后突然发现自己备课的重点还没讲完。而这里反而是这节课的重点,一定要认真听。

02听课窍门二:自我暗示提高听课注意力。

        上课后,学生自己就要小声默念三遍:“我要当堂问题当堂解决,我要问为什么,我要清醒”。然后自己的大脑就会慢慢集中自己的话语,自己听课全程就会更加迫切解决自己默念的问题。从而听课效率就提升了。这里说白了就是逼着自己大脑注意力集中,有时候要知道心理暗示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而且上课的时候可以把课本卷起来拿在手里,这样会有一种把知识把握在手里的错觉,然后你会不由自主的很认真的在听老师讲什么了。也就是借助这个动作产生的审视态度,通过假装自己在检查老师是否讲解的正确的过程,变向的让自己听课注意力更加集中在老师讲课的内容上面。

03        听课窍门三:想象全班除了自己和老师外,其他人都是“萝卜头”。

        试着展开想象力,听课的时候把和自已一起听课的学生都想象成“萝卜头”一颗颗地插在土里。然后全班就只有你和老师在一对一授课,这样你就会暂时从周边环境脱离出来,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讲课的内容上面。而且上课回答问题和提问的时候也会感觉更加自由自在,也不会在乎自己说错了问题会被一大堆“萝卜头”笑话。

        这也是从思想上的改变让自己的思想没有选择性地集中到老师那里。从而听课效率就提高了。

再强调一点上课需要准备的心理活动,那就是只要听到老师讲解的知识有疑点和想不通的,那就立马提出异议。这样上课的效率会更高。争取当堂问题当堂解决,这样也可以减轻课后复习的压力。

04听课窍门四:昂首挺胸,挺直腰板高傲的听课。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每一名学生都应该拥有朝气蓬勃和风华正茂的精气神儿。不要每天上课、学习、生活和八十岁老太婆一样懒散懈怠。有时候很多学生还没有年长的前辈们有精神。

        所以,上课听课的时候需要坐端正进行,而且要有一种高傲的感觉听课。这样自信满满的状态会让自己听课的感觉良好,同样也会提高听课注意力的。而且坐直听课也会让身体受力更小,听课注意力的时间也会更长。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四个听课提高注意力的实用窍门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还可以输入500字符   

暂无回复,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我们 - 免责申明 - 求助大厅 - 机构入驻 - 推广中心 - 联系我们

文库交流QQ群: 903496548 维思文库交流群    侵权投诉客服QQ: 197989890    下载帮助客服QQ: 197989890 

copyright@ 2019-2022 维思文化传播(连云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苏ICP备18070066号  电信经营许可证:苏B2-2022007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2018字第HZ-026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811号

本站为信息分享及获取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版权申诉